■爆炸發生後,凱文為妻子包扎。
Celeste Corcoran 塞萊斯特·科克倫 年齡:48歲
Sydney Corcoran 希尼·科克倫 年齡:18歲
■希尼幫媽媽裝上義肢。
■除了支持她們的親友,還有不少批評她們作秀的人。
《世界觀》、《幕後》微信公眾平臺"西洋鏡"上線了!拍二維碼關註我們,帶你換個角度看世界。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九個月後
  當“9·11”後美國本土上最嚴重的恐襲發生後,美國人不僅需要救死扶傷的鐵臂英雄,更需要帶傷前行的傷痕英雄,作為重傷者的科克倫母女接受了這一設定,允許聚光燈進入了他們家在爆炸案後的生活。
  他們定期在Facebook上發佈復健治療的可喜進展,令無數人感到勵志與治愈;而不為人知的反覆與痛苦,則在一家人的相互救贖中得到化解。至少在錶面上,科克倫家完成了美國式的絕地重生。
  故事
  她們轉過身,衝著耀眼的聚光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2013年9月,美國馬薩諸塞州洛厄爾市。
  在一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科克倫家一起穿過市區LeLacheur公園泥濘的小路,向棒球場走去。黃昏前最後幾縷陽光溫柔地灑在這一家人身上,配合著美好的天氣,他們表現著輕鬆與希望。
  48歲的女主人塞萊斯特·科克倫與她18歲的女兒希尼·科克倫將為一場慈善棒球賽象徵性地投出首個開球。這對看似普通的母女在那裡會受到山呼海嘯般的熱情與歡迎,因為她們是所有人的英雄。
  在準備進入球場步下臺階之際,再不明前因後果的人,也看出了她們的異常。男主人凱文彎下腰,想把妻子背起來,後者的七分褲褲腳與運動鞋之間,是金屬的義肢。
  塞萊斯特卻拒絕了。“我自己來,我能行。”她深吸一口氣,在丈夫的攙扶下,小心翼翼,一步一步走完了所有的臺階。
  這時,迴蕩在球場上空的美國國歌演奏完畢,幾聲禮炮緊接著響起,爆破般的巨響令旁邊原本關註地看著母親的希尼臉色一變。
  塞萊斯特及時攬住女兒,“沒事的,沒事的。”她小聲在希尼耳邊喃喃道。希尼慢慢放鬆下來。她們轉過身,衝著耀眼的聚光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丟失了肢体、健康、自信、美好,可是生活仍得繼續
  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博伊爾斯頓大街,當天舉行的馬拉松賽終點處。
  幾聲爆炸巨響過後,現場一片狼藉。希尼躺倒在血跡斑斑的地上不省人事,兩名陌生人緊緊摁住她右腿上血如泉涌的傷口。爆炸瞬間,碎片捲過希尼右腳,將她左腿從大腿部至踝關節處撕開,右腿上的大動脈被割開。不遠處,塞萊斯特血流滿面,膝下扭曲的肢体露出森森白骨,丈夫凱文正用一條腰帶為妻子扎緊止血。
  這兩幕被震驚中仍不忘職業本能的攝影記者拍下,成為這場血色馬拉松最慘烈的標誌性照片。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傷,為去年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的恐怖襲擊事件之一。
  對包括中國女留學生呂令子在內的3名死者而言,生活停滯在爆炸撕裂生命的那一刻,而對科克倫一家等重傷者而言,他們丟失了肢体、健康、自信、美好,可是生活仍得繼續。
  這個國家都渴望著科克倫母女成為美國堅韌精神的代表
  爆炸案後三周,希尼先出院。而塞萊斯特坐在輪椅里送女兒出院,二人並肩乘坐輪椅步出,頭抵頭微笑著告別的畫面在電視上播放、在報紙上刊出。
  波士頓的爆炸重挫美國自“9·11”後好不容易重新建立起來的安全感與信心,這座城市、這個國家都渴望著科克倫母女成為美國堅韌精神的代表、對抗命運的英雄。
  科克倫母女接受了這一角色的設定,儘管凱文自己不太相信,一遍又一遍述說傷害,真的就能降低傷害帶來的影響?他每次說起妻女受傷的事都要落淚的。
  科克倫母女開始接受了以各路名人為代表的慰問,她們衝著鏡頭堅強地微笑,出席慈善活動,在Facebook上為大批粉絲定時發佈復健的照片與信息。
  背後
  一些事並沒有被髮布在Facebook上,或許是因為它們不夠“正面”
  塞萊斯特獲得資助裝上最好的假肢。為了重新站起來,在失去雙腿僅兩個月後,她在希尼的陪伴下開始了復健。
  復健的努力、汗水與母女溫情的互動都被攝影師抓拍進鏡頭裡,發佈在科克倫家的Facebook賬號上。類似畫面還包括希尼拄著拐杖穿上晚禮服,參加學校的畢業晚會並被選為“舞會女王”;希尼甩開拐杖,領取了高中畢業證書;希尼微笑著在大學課堂里上第一堂課的情景等等,吸引了大量粉絲圍觀評論。
  爆炸案後六個月,被科克倫母女的堅強深深感動的粉絲共為她們募捐了近80萬美元。近日,塞萊斯特還收到了馬拉松幸存者基金會贈予的200萬美元,科克倫家計劃用這筆錢建造一座新的大房子。
  其間也有些其他的標誌性事件發生,但並沒有被髮布在Facebook 上,或許是因為它們不夠“正面”。
  比如去年7月,希尼的右腿血管被疤痕組織堵塞,在清除堵塞物的手術前,希尼對術前藥物發生強烈反應,再一次被送入急診室搶救。
  去年9月,在發給家人的一條短信里,一貫堅強的希尼卻委屈萬分:“我知道很多人用微笑與正能量應對挫折,可是在我的兩次事故後,我卻經常感到憤怒和哭個不停。”
  Facebook 沒說,住院期間,頭部受過傷的希尼由於眼前一直閃回著濃煙滾滾和鮮血淋漓的恐怖畫面,多次在恐慌中驚醒。被安排在同一病房的母親看著女兒的掙扎淚流滿面,卻無法起身安撫。
  Facebook 也沒有告訴粉絲,這對母女倆一直在服用抗焦慮藥物。
  爭議
  “少用你的遭遇來左右別人的行為”
  去年萬聖節前,希尼與一批網友陷入了罵戰。
  事件起源於密歇根州一名女子穿著染血的運動服,把自己打扮成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傷者去參加萬聖節派對,不合時宜的扮相引發了網絡上的批評和希尼的怒火。
  “你應該感到羞恥!”她寫道,“我媽媽失去了雙腿,我差點死在那場馬拉松里!”
  但她的發言也引發了少數網友的反感。“少用你的遭遇來左右別人的行為。”有人這麼反擊。
  還有人寫道:“你遭遇了不幸,你也哭過了,行了吧,現在可以閉嘴了!”
  希尼氣憤得幾乎暈倒。
  當時遠在佛羅里達州調適新義肢的塞萊斯特接到兒子的求助信息後,趕緊給女兒打了電話。
  “這世界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人,比如向我們丟炸彈的瘋子。”做母親的說,“走自己的路,讓他們說去吧。”九個月來,類似的相互安撫在這對一同死裡逃生的母女中發生過很多很多次。因為在他們選擇了在聚光燈下療傷的時候,諸如“作秀”之類的不同聲音便便已經可以預見。
  (“幕後”逢周六齣版)
  ■本版編譯:方海圖片 來源:波士頓環球報
  (原標題:美式“絕地重生” 聚光燈下療傷的掙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f54nmvl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